搜尋網站:

英國倫敦 10 個必須去一次的旅遊聖地 十大熱門景點大公開

英國倫敦(London, UK)向來就是迷走客心中最愛的城市之一,除了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外,同時也是全球最先進的一線城市,與紐約和香港並列為21世紀世界三大國際都會,受到全球旅客的熱烈歡迎,讓旅遊業成為倫敦近年的首要產業之一。

在倫敦當地,光是去年(2016)就吸引超過 3150 萬國際旅客與本地遊客到訪,從中獲得超過 £150億歐元的豐厚報酬,成為歐洲受訪量最高的城市。而依據倫敦觀光局的統計,在2010年一年,遊客造訪倫敦最熱門的前 10 個必去景點由第一名排到第十名分別為: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一間綜合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成立於1753年。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博物館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

參觀資訊: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泰特現代藝術館是位於英國倫敦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築物前身是座落於泰晤士河的河畔發電站,1981年發電站停止運作。博物館現在隸屬於泰特美術館集團,館藏有亨利·馬蒂斯、畢加索及馬克·羅斯科等大師的作品。

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國家美術館(又譯為國家畫廊、國立美術館、國家藝廊等),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北側的美術館,成立於1824年。館藏收集從13世紀至19世紀、多達2,300件的繪畫作品。由於其收藏屬於英國公眾,因此美術館是以免費參觀的方式向大眾開放,但偶爾也有要收費的特展。

作品以1260年至1900年之間為主。國家美術館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側翼,接年代序展出,早期文藝復興有達文西著名的《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炭筆素描。全盛時期有義大利及日耳曼的繪畫。1600年至1700年之間有荷蘭、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的繪畫。

(Image: Yorick Petey@Wiki)

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然史博物館是一家位於英國倫敦市南肯辛頓博覽會路上的大型博物館,與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比鄰。該博物館是由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贊助的非政府部門的公共機構,不收取入館費用。

該館所擁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七千萬件,包括五個主題: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歷史。該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專門從事生物分類、鑑定和保存。由這個機構建館已有百餘年,許多藏品具有偉大的歷史和科學價值,例如由達爾文所採集的標本。自然史博物館圖書館典藏有大量書籍、期刊、手稿,以及關連到這些科學部門的研究工作的藝術品收藏。如欲使用該圖書館,必須事先預約。

該博物館特別廣為人知的是恐龍骨骼展示及其華麗的建築 -有時被稱為自然大教堂 – 兩者同時體現於雄踞在拱形中央大廳的大型梁龍模型。

這座博物館的典藏品源自於大英博物館,其地標阿爾弗雷德沃特豪斯館(Alfred Waterhouse)於1881年建成並開放參觀,後來將地質博物館納入。達爾文中心是最近新增的,有一部分設計為現代化的設施以保存珍貴的典藏品。

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

帝國戰爭博物館是英國國立博物館,分布於英格蘭的五個地點,其中三處位於倫敦。它成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記錄大英帝國戰爭努力和犧牲。今天博物館的使命為「使人們了解現代戰爭及其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該館最初設在西德納姆山的水晶宮,1920年向公眾開放。1924年搬到南肯辛頓的皇家學院,1936年獲得薩瑟克區的原Bethlem皇家醫院作為永久館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該館的收藏和範圍又有擴展。但在戰後,該博物館進入了衰退期。20世紀60年代改建了薩瑟克大廈,現為帝國戰爭博物館的總館。在20世紀70年代,帝國戰爭博物館開始擴展到其他地點。1976年,劍橋郡的一個機場成為它的達克斯福德分館。1978年,皇家海軍的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成為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一個分館。1984年,內閣戰爭辦公室(Cabinet War Rooms),一處戰時地下指揮中心,向公眾開放。2002年,北部分館在大曼徹斯特的特拉福德成立,這是英格蘭北部的第一座分館。

該博物館的藏品,包括個人和官方的檔案文件,照片,電影和視頻資料,以及口述歷史錄音,圖書,藝術品,軍用車輛和飛機等等。博物館的經費來自政府撥款,慈善捐款,以及商業活動的收入,如零售,授權和出版。倫敦總館和北部分館入場免費,其他分館收費入場。

Imperial War Museum (credits: Matt Brown)

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科學博物館位於倫敦,是科學博物館集團的一部分,創建於1857年,保存並陳列有關在自然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據有意義和對現代科技研究和探索也舉有意義的實物。歷史收藏展館展出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以及應用方面的陳列品。各陳列館還以計算機技術、空間研究和新進的科學發展等方面的展品為重點。實業收藏館包括農業、運輸業、電器工程、船舶工程和機械工程、噴氣發動機、地球物理學、電信學和家用器具等方面的展品。從1980年開始還收藏了惠爾康醫學史博物館的所有藏品。

Science Museum (credits: Dun.can)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

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是位於英國倫敦的工藝美術、裝置及應用藝術的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1899年,維多利亞女王為博物館的側廳舉行奠基禮時,將博物館正式更名為V&A,以紀念她的丈夫艾伯特王夫。館藏以歐洲展品居多,但也有中國、日本、印度和伊斯蘭藝術和設計的收藏,展品大部分陳列在南肯辛頓的主樓或倫敦東區的童年博物館(Museum of Childhood)中。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redits: Jean-Pierre Dalbéra)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在全球各地有眾多分館。

1770年巴黎,杜莎夫人在巴黎師從菲利普·科特斯醫生,開始學習蠟像製作技術。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杜莎夫人被迫替那些被執行了死刑的貴族們製作死亡面具。19世紀初期,杜莎夫人帶著她的蠟像來到英國舉行巡迴展出並引起轟動。1835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倫敦貝克街成立了永久蠟像館。1884年,遷往目前現址馬里波恩路(Marylebone Road)。

Madame Tussauds (credits: Citizen59)

國家航海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NMM)

國家航海博物館是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館(Royal Museum Greenwich)中的一座博物館,其建築也是世界遺產航海都市格林尼治(Greenwich)的構成部分。國家航海博物館是英國領先的航海博物館,連同格林威治博物館併入計算的話,可能是世界上同類博物館中規模最大的。在國家海事博物館中可以領略全球探索軼事,知曉我們現今居住的世界格局是如何形成,而且其中的海事館藏量也是世界之最,對於航海技術與歷史的人們千萬不能錯過。國家航海博物館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在舉辦特展時有時會收費。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credits: Elliott Brown)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是位於倫敦市中心的一座宮殿和城堡,其官方名稱是「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倫敦塔」(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因此雖然將其作為宮殿居住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已是幾世紀前的詹姆士一世(1566年至1625年),但在名義上它至今仍是英國王室宮殿。

白塔(不以建築風格及材料為名,而是建成當時,整體漆成白色而得名)實際上是在倫敦泰晤士河邊的幾座塔樓的組合體中間;倫敦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刑場、公共檔案辦公室、天文台、避難所和監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後的這一用途產生一條短語「sent to the Tower」,意思是「入獄」。伊莉莎白一世在她姐姐瑪麗一世統治時曾在此入獄一段時間;倫敦塔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押魯道夫·赫斯。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Tower of London(credits: Dun.can)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