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布條拆除七原則(郊山古道、高山步道)


我個人基於經常整理自家附近郊山的環境而自創出七個登山拆除原則,做為郊山古道、高山步道上登山布條是否保留或拆除的行動準則。大家如果對於登山布條的設置也有同樣看法,歡迎大家當作參考以及提出意見來討論是否增修哪些細節:

  1. 在唯一且有明顯路跡的山徑中段處,發現不切實際的登山布條者,拆之;
  2. 登山布條已破碎不堪,拆之;視現場需要再綁上新的;
  3. 在樹上綁上大量登山布條只為留念者,全拆之;
  4. 在山徑轉折、岔路口(包括正確山路進去後數公尺內視野可及處)以及登山口處的登山布條,以客觀的視角保留至少兩條可明顯辨識的布條;
  5. 在路跡不明顯處(以夏天為準)保留可供登山者明顯辨識的布條;
  6. 偏離路徑的布條、因樹木傾倒而改變位置的布條或是設錯路徑的布條,則重新綁在適當處或拆之;以及
  7. 登山去程時可一邊開路一邊綁上登山布條,下山回程時要重新檢查登山布條的設置,如果有新岔路出現也要綁上迴避用的登山布條(設置在岔路口可見的正確路徑裡),但是對於容易造成誤會的登山布條,要拆掉重新尋找適合位置綁上。

一條行進時間約一小時的未經整理古道,依照上面的登山布條拆除七原則拆下來的垃圾,以我個人經驗來看需要至少一個中大型垃圾袋才能裝下那些登山布條。

如果同時打算針對環境淨山的話,如果是位於深山野嶺裡較少人煙踏尋的登山古道,大概再一個垃圾袋就能解決地上的垃圾,但如果是熱門路段,那就不好說了。不過基於登山安全著想,我也不會刻意撿拾過多垃圾就是了。

延伸閱讀

  1. 淡水、三芝內柑宅古道、八連溪瀑布(紅葉谷瀑布)登山布拆除紀錄
  2. LNT 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七原則起源與介紹
  3. 登山布條存在的意義探討與登山隊亂象
分享這篇文章:

作者:

發表時間:

修改日期:

使用 Email 訂閱 最新消息不漏接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隨時可取消訂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