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醫生發明潛水衣可像魚一樣呼吸液態氧氣


如果有一種新的水下生活方式,人類的生活型態將徹底翻轉。很多漫畫或是電影都曾經描述一種液態水的呼吸方式,不外乎是將人的呼吸介質,由氣態轉換為液態,轉換過程還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痛苦,但是轉換後卻讓人類可以更方便的在無空氣環境中正常呼吸。

印象中最近的一部電影「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男主角在片尾要出發尋找外星人,而必須先轉換呼吸介質時,就顯得相當輕鬆,看來科技的進步帶來…(謎之音:喂,那只是電影)。

雖然液態呼吸在以前只是科幻片中的題材,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早已經有人在利用相當類似的技術,甚至有位美國醫生正在運用相同原理,開發可以更為普及的新型潛水衣。

下面就是一篇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美醫生發明新型潛水服:像魚一樣呼吸液態氧」的重點摘錄:

美國79歲的退休心肺醫生阿諾德.蘭德為一種新型潛水服申請專利,人們借助這種潛水裝置可以呼吸「液態空氣(liquid air)」,一種含有豐富氧分子的特殊溶液。他認為人的肺完全有能力從液體裡攝取氧氣。他解釋說:「穿上這種潛水服,首先你要學會克服吸入液體後產生的作嘔感,這樣你就能像呼吸空氣一樣自如吸入氧化液體。」

碳氟化合物(PFCs)是一種可以溶解大量氣體的液體,密封頭盔裡包含的這種液體將取代肺、鼻孔和耳朵裡的所有空氣。它通過附著在股靜脈的人造腮「過濾」血液裡的二氧化碳。通過攝取液體裡的氧氣,潛水人員不用再擔心會患上減壓病,或許就能潛入更深處。

液體通氣技術(Liquid ventilation):少數美國頂級醫院採用這項技術救治早產嬰兒。不足28周出生的嬰兒很難正常呼吸,這是因為他們的肺還沒發育健全,突然離開子宮裡的液態環境後,他們無法及時適應外界環境,吸入氣態空氣。發育不成熟的肺泡(為血液供氧的組織)缺少至關重要的表面活性物質,在我們呼氣時,這種物質能防止微小肺泡粘貼在一起。托馬斯.沙弗爾教授自 70 年代開始研究液態呼吸方式。當我們溺水時,有段時間我們避免呼吸液體的本能會被進行最後一次呼吸的本能所取代。這是為了獲得氧氣而不顧一切的最後一搏。如果我們身陷其中的液體所含的氧分子恰巧從這種溶液裡進入到我們的血液裡,我們的性命就能保住。溺水時,並不是水而是無氧殺害了我們。90 年代中期,沙弗爾和其他一些醫生開始採用液體通氣技術救治早產兒,而且取得驚人成效。

潛水人員能在海洋深處長時間工作,就是採用遙控船或飽和潛水法,潛水人員必須借助加壓艙,用數周時間才能上升到水面。用飽和潛水法最深能下潛701米。採用水肺設備最深只能下潛318米,這項紀錄是南非潛水人員努諾.戈麥斯在2005年創下。他用14分鐘下潛318米,然後用12小時重返水面。

我們在水下需要依靠壓縮氣體進行呼吸。幾十億噸海水施加的重壓,會導致氮和氦等氣體溶解在我們的血液裡,這就如同二氧化碳溶解在瓶裝蘇打裡。上升就如同打開蘇打瓶蓋,溶液釋放出來的氣體會進入我們體內。如果我們不緩慢上升,給身體留出足夠時間排除這些氣體,我們就將一命嗚呼。

蘭德最近把有關這項專利的論文遞交給在威尼斯舉行的應用仿生學和生物力學國際會議。他說:「我曾親自把哺乳動物放在 304.8 米的模擬深度,然後立刻降壓,結果它們並未患上減壓病。」沙弗爾表示,由於液體比空氣的粘滯性更大,因此更難呼吸。據傳一些特種部隊成員為了迫使液體進入和流出肺部,導致肋骨出現應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但是蘭德採用了胸甲,這是一種按照老式盔甲命名的通氣裝置,它會給橫膈膜施壓,使它更容易呼吸液體。

現在一切具備只欠東風,他只要找到願意檢測這一想法的開發者和人類豚鼠,就能進行下一步試驗了。他說:「我相信會有人願意這麼做。我們已經登上海拔最高的山、成功把人類送入太空。現在是時候尋找探索深海的方法了。」

分享這篇文章:

使用 Email 訂閱 最新消息不漏接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隨時可取消訂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