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網站:

旅行前需要學習外國人的文化禁忌嗎?

迷走今天在臉書上,看到有個旅居日本的網紅,在宣導臺灣人去日本旅行時,應當遵守的數種用餐文化。例如不要幫自己人夾菜、也不要跟小孩分食等等。

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麻煩至極 —— 麻煩到連日本人自己都不一定會照他的表來抄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是不是日本派駐臺灣的文化宣導代理人呢。

其實日本自己內部各個地區都有不同文化,甚至是連文化都稱不上的生活習慣,我們身為外國人,完全沒必要替自己找一個高標準去恪守。

這時候感覺耳邊都傳來「要當個堂堂正正中國人」這般黨的宣傳風格。

在火車爆睡的日本女高中生
在火車爆睡的日本女高中生

去旅行,不是去入贅。

我們只是去旅行體驗文化和欣賞風景,並不是要去入贅或賣身,到底有多巴不得希望他們認不出你是個外國人嗎?

我還巴不得別人知道我是外國人咧,無論是對旅行者或是在地人來說,神秘感才是引起興趣,帶動話題的不變法則。

好比你到國外時會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卻忘了自己老家附近很可能就有類似的東西。你可能熱衷跟外國人聊天,卻可能跟自家左右鄰居十年沒講上一句話。

退萬步言,那個旅居日本的人,很可能連日本人當作正式禮儀的碗筷拿法都不一定清楚,那大概沒辦法嫁入日本當地的傳統上流家庭吧(笑)。

文化衝突?

有些人可能知道,在義大利、希臘等地區,對人比大拇指有很可能會被打罵。你可能覺得這只是一個代表讚👍的意思,但對他們而言大概就跟我們比中指是同樣帶有污辱的意思。

但是你有看到他們特地去抗議臉書(Facebook)公司,用👍作為Like圖示嗎?

不過話說回來,我也不懂為什麼要到處跟人比手勢就是了🙄️,我連在自己生活周遭都很少有比這些手勢的慾望。

另外,在迷走還年輕的時候,第一次遇到印度人。當時印度人請我吃他自己做的家庭食物。我在接下食物的第一想法,就是被困在這所謂「文化禁忌」觀念裡頭,左思右想記得好像用某手吃東西是不禮貌的,於是乎還是用了錯誤的那隻手(我陷入以為自己會特別記住就是因為跟平常不同的思考陷阱裡)。

對方看到後,也是很好奇問我,為什麼要突然換手吃?他在聽到我那陷入混亂的思想經歷後,也只是大笑幾聲,然後跟我講了他們國家的正確餐桌禮儀應該如何—那我們再學起來就是了,還可以製造兩國文化交流的美好畫面。。

常見對文化禁忌的誤解

其實所謂文化禁忌,換個方式講,大多只是一個老舊迂腐,甚至沒人知道為什麼會出現的存在。

有些講得出道理的,我們只要認同並包容即可。至於更多硬塞一個道理的,其實笑笑帶過就好,畢竟那不是我們的家園,更何況是那些整天巴不得自己是別人的自信心不足人士呢。

與其說處處小心去學習其他文化的禁忌,迷走其實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可以面對這種文化衝突。方法很簡單,就是發自內心,抱持著禮貌與尊重一切的態度,去面對旅行路上發生的事

學會接受,包容,謙卑,還有微笑。

少抱怨,多看、多聽,切勿以自己片面想法和認知去規範他人,一切從事實來說話。實際上這也不只是面對外國文化的方式,而是我們應該都要學習並落實在生活週遭的一種態度。

當我們在外國因為自己的習慣,導致外國人生氣時,不需要消極抱怨或大聲抗議,只要正面積極向對方釋出善意,並且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這樣就好了。

如果遇到的人非要跟你死嗑到底,那就是對方原本也不是什麼好鳥,要嘛不理他就是,要不然就看當地條件是要互槓起來,還是趕緊叫警察,就是自己現場需要判斷的了。

我們沒道理需要為了他國文化的習慣問題,卻讓自己的人格被迫屈居於他人之下(我指的不是文化衝突本身,而是如何面對衝突的處理方式),這始終不會是一個正確的人際關係。

嘛,說到底,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便以禮儀之邦自居,但是到了現代,真正的儀軌反而是日本人保存的更多,反觀我們卻只欽羨日本人很有禮儀,卻忘了自己不學無術的事實。

文章資訊

作者/

發布日期/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