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連假即將來臨,許多民眾計劃要到戶外掃墓、祭祖,或是進行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然而,這時候也是人們最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
中華民國疾病管制署(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Republic of China,下簡稱疾管署)特別提醒民眾,要在掃墓活動前事先做好防範措施,穿上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成分之防蚊藥劑,避免被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根據疾管署的監測資料顯示,今年(2023)截至3月20日已有15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其中以臺灣島花東地區9例最多。從相關疾病的歷年通報數來看,每年4月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趨勢,在6至7月達到高峰,特別是臺灣島上花東及其他島嶼地區的感染病例數較多。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的疾病。恙螨會停留在草叢中,等待機會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
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這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
疾管署呼籲民眾從事掃墓祭祖或踏青等戶外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另外,可以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
此外,民眾在進入山區、林區等草叢環境前,也可以先詢問當地的衛生單位或旅遊業者,了解該地區是否有恙蟲病流行情況,以及相關的防蚊藥劑使用建議。在露營時,也要注意選擇乾燥通風的營位,避免在潮濕的地方露營,因為恙螨會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繁殖。
若是在戶外活動時被恙螨叮咬後,應該儘快移除叮咬部位的恙螨,使用肥皂水清洗傷口,以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出現恙蟲病的症狀,例如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應儘快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的活動史以及是否有被恙螨叮咬等暴露史,以便及時診斷、通報和治療。
綜上所述,恙蟲病是一種由恙螨傳播的疾病,民眾在戶外活動時應該注意個人防護,穿著適當的保護性衣物和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避免被恙螨叮咬而感染恙蟲病。同時,也要避免在濕潤的環境中露營或停留,減少接觸恙螨的機會。如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