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都出現語言癌時


我在臉書上連續看到兩則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簡稱 NG)文章分享,不過還沒細看文章就發現一些瑕疵。

雖然只是用字遣詞的小問題,多數人甚至不會注意,然而對一本國際權威雜誌來說,我認為他們要自己認真看待這件事。就像新聞主播咬對了字,或是專利工程師寫對了權利項[1],都是對自身執業的專業態度 ─── 成就完美。

如果是蘋果或中時新聞的記者寫錯了內容,也不會讓人有太大反應,反正也就這樣了。但是我對國家地理雜誌有比較高期待與要求,不希望因為中文化而損失一些重要精神。

第一篇讓我有疑慮的臉書貼文,請參閱下圖一所示,在摘要部分有這麼一段敘述

…德軍士兵將點上蠟燭的樹放置在戰壕的胸牆上,盟軍士兵也善意回應…

圖一,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戰地平安夜。

這邊讓我看了有點阿雜的地方:「點上蠟燭的樹」。

這讓我回想起這幾天很熱門的語言癌話題:「動詞名詞的名詞」,看得懂卻顯得繞舌。不過這只是個人觀感,如果要我修改應該會寫成「點滿蠟燭的樹」,滿本身就有空間的意涵。

再來談主要問題:「盟軍士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屬於同盟國,他們的敵對方被稱作協約國(包括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等國),顯然這個敵對方與盟這個字完全沾不上邊。

就算將盟軍視為友軍的通用之意,卻與事實或前後文不合。

因此國家地理雜誌這篇文章所稱的盟軍可以肯定是徹底用錯,而且還是因為不瞭解歷史又不求甚解的大錯特錯 —— NG。

第二篇讓我有疑慮的臉書貼文,請參考下圖二,在文章摘要部分有這麼一段敘述

南非水域的富饒在全世界數一數二…

圖二,國家地理雜誌:生活在危險邊緣的牛仔。

好吧,南非是有海岸線沒錯,但我不認為牛仔會跟富饒水域或是南非扯上太大關係。

事實上進入網站後也沒發現到半句南非、海域或是漁民等關鍵字。顯然這是中文網的後台管理沒有做好,用到錯誤(舊)的敘述。Facebook 臉書粉絲團管理員之後分享貼文時又沒注意才導致這個錯誤[2] —— NG。

錯誤敘述的影響不僅止於文章或是讀者,就連 Google 搜尋引擎也會出現反饋。

原文與網頁原始碼雖然後來獲得修正,我們還是可以從圖三中發現,錯誤的資訊已被登錄在搜尋引擎。以後搜尋「生活在危險邊緣的牛仔」時,南非的漁民就會跑出來了(笑)。

圖三,Google 搜尋結果。

說到底,如果不是一連兩篇出現這麼明顯的錯誤,我也只會當作一時筆誤,如同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的淡忘掉。

這讓人不禁好奇起來,中文化後的國家地理雜誌,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最後小小聲說,事實上這篇也不過是一次性的「靠邀」網路上經常看見的錯誤罷了(情緒垃圾桶顯示已清空)。

延伸閱讀:
  1. 多數人應該都會把文字出現錯誤視為「可接受的疏失」,我也不例外,事實上打從在鷹眼觀察網寫文章以來,我就生出了一堆錯字以及錯誤語意,通常過了一段時間更新文章才會覺得:「挖靠,我當時是打瞌睡了嗎?」不過以前在當專利工程師時,只要錯一個字可就是天大的事,被智慧財產局退件事小,被客戶訕笑或是被事務所記點也都是小事,我們最怕的還是造成對專利權的錯誤解釋,進而損及客戶的未來權利。所以我們當時的訓練課程之一就是對文字的精準掌控(以及拿甜點賄賂細心賢慧的美女同仁幫忙檢查)。
  2. 在臉書分享網站文章時,用滑鼠點擊標題與敘述,可以開啟編輯模式並自行編修內容。
分享這篇文章:

使用 Email 訂閱 最新消息不漏接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隨時可取消訂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