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筆者臉書上有不少臉友都是文學相關學者和作者,最近時光牆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關於文言文在課文中的比重問題的討論。有些人偏向降低比重,但更多人則是希望「至少」維持原有的比重(意思是再多也不敢奢望)。
課綱審議討論的結果在今天出爐,結論是維持原有比重,於是很多人便把焦點集中在課綱審議委員會上,將近三分之一委員通通棄權的問題上面。
贊成文言文的罵棄權者;不贊成的也罵棄權者。
棄權者雖然成為兩派人馬的眾矢之的,但我認為他們這種騎牆派也是活該被罵。
如果不敢發表意見,又何必學詹詠然一樣佔著茅坑卻又只拉一半屎[1]。
筆者對文言文比重的調降與否沒有太多意見,但是我反而想問問,是否能調降數學在課綱中的比重?由於我的幾何雖然經常拿一百分,但是代數真的挺慘,往往還是老師施捨才有五十九分。
所以既然有了計算機,又何必去花時間學四則運算!?
既然代數對於生活沒有太大用處,又何必花時間去學代數學!?
順便,反正公民道德也沒太多人遵守,不如也廢了吧。
雖然這幾個問題聽著都是既酸又蠢到極致(鄉民的日常),但是為政治正確的目的而偏頗地調降文言文比重,正等於扼殺了文學之於生活以及我們用文字詮釋美學的基本底蘊!
看不懂、無法理解以及無法使用文言文的精妙奧義並不是你的問題,更不是文言文已經是過時代產物的荒謬結論,而是那些教你國文的老師本身能力就不足啊!這些人無法帶領你領略文字之美,無法與你一同想像古人在簡化文字過程中所經歷過的心靈與智慧的衝撞,但是放棄這一切有多令人惋惜!
即使我們在長大成人後,無暇再深入研究文言文的存在,但是過往學習的一切都會融入的你思考脈絡中,成為你再次成長的精神糧食。
剛才還看到一篇媒體文章,標題寫道《文言文多孩子很苦》,指稱文言文比重過高導致底下孩子睡成一片,所以作者認為該刪減文言文比例。這種近乎荒謬的邏輯論述難道就是白話文支持者提倡的白痴理想?那我還想說數學才經常讓課堂睡成一片,所以更應該刪減數學啊!
就算退一步萬步言,所謂基礎教育正是在各種無意義中篩選出自己偏好的科目再加以專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