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網站:

選購數位相機時對高感光度 ISO 的迷思

ISO 25600 高感光度影像拍攝,威不威?

過去一捲感光度 ISO 100 的底片大概要一百元,一捲感光度 800 的底片要兩百元,ISO 1600 的要四百元。如果照這樣一直換算下去,一捲 ISO 25600 的底片就要 6400 元,等於一張底片的成本是 200 元。

如果你新買的數位相機感光度高達 25600,那只要拍個百來張,你當初購買相機的錢就回本了。就算你的相機是 Nikon D4X 這位王者,也只要拍 22 捲就通通收回來了(回想起以前拍底片超殺荷包的慘劇)。

不,事實上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高感光度是拿相片的影像品質換來的。

以我的尼康 Nikon D810 數位單眼相機為例,雖然號稱屬於中高階相機,ISO 感光度從 64 到 12800,再算上高靈敏度模式(High Sensitivity Mode)的話甚至可以從 32 到 51200。不過實際上當我拍攝到 ISO 800 時就已經到達我可以接受的上限了。在往上面的感光度過去,畫面的解析度就會開始出現明顯的影響。

基本上當我在攝影棚工作或是外拍時時,ISO 感光度基本上就是盡量保持在最低的 64,讓影像品質盡可能達到最大化(當然對於光源的選擇就更加嚴苛了)。雖然非不得已,有拍到東西比起拍得細緻更重要時,最高 ISO 也不是沒用過就是了,或許這時候才有追求最高感光度的意義吧。

話說回來,底片時代的正片、負片會受到歡迎的原因除了對色彩的寬容度較高,顏色還原度超高外,還有就是對於感光度的動態範圍是類比式的,因此你肉眼看到的光影變化如果是十階,那正片就可以解析出100階,這是目前中低價位數位相機無法達到的細緻感(一百萬起跳的 Phase One XF 100MP 或是 HASSELBLAD H5D MULTI-SHOT 應該可以就是了)。

另外,即使我們拿 ISO 100 的底片,也能使用增感拍攝的方式讓沖印師用高感光度的方式沖洗出來,雖然影像顆粒會變大,但是現在影像編輯軟體甚至還把粗顆粒當作數位暗房後製的特點之一呢。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