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活、玩樂科技以及解構社會脈動
在做金融財務投資時想要簡單辨識一個財務投資行為是不是詐騙其實是現代人都需要有心理準備的常識性問題。
隨著全球網路化產生的無國界經濟到來,靠其他國家的產業獲利的管道也越來越多。當我們在註冊國外的網路工作接案以及獲利賺錢平台時,需要提供「稅務識別碼(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TIN)」。
台積電去年獲利3500億,繳稅260億;鴻海去年獲利1400億,繳稅180億。兩家合計,就超過了北區國稅局營所稅自繳稅額的4成。小弟我比較低調,加上我的營所稅是繳在南區國稅局,所以賺多少就不拿出來比了,但我可以公布,我、郭董、張董,我們三人旗下事業合計占全國營所稅自繳稅額的15%。
臉書(Facebook,大陸又稱 404 not found 面子書)近來除了在想方設法的改善獲利結構(例如被一堆電商業者狂罵的下廣告方式)外,在網誌(Notes)應用也提出了全新的改良設計…
南韓是一個奇怪的國家,多數人都討厭他,原因卻可以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理由。無論是為了自己支持的體育賽事(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屬世界杯足球賽、楊淑君事件、電玩競賽還有國球棒球)、喜食狗肉、仇視外國卻又仰賴外國、背信忘義又或是(我)旅行時最不希望遇到的外國人等等等理由。
有個年輕人向鞋店買鞋,鞋的成本是15元,標價21元。年輕人掏出50元買鞋,鞋店老闆因為沒零錢,用年輕人的50元和鄰居換50元零錢,找給年輕人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