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活、玩樂科技以及解構社會脈動
由於近年對於個人資訊(簡稱個資)保護意識加強,連中華民國都特別制定了個人資訊保護法,因此許多抽獎、比賽、醫院叫號等資訊顯示系統,都開始載入遮蔽身分資訊的應用,例如《鷹眼觀察》會變成鷹O觀察。
隨著自我隱私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現代人在社群網路上分享資訊時也要注意是否無意間洩漏自己的個資。為此,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避免個人資料的外洩,就是在上傳任何照片前先檢查是否有機密資料後打上馬賽克!
在《LINE 「優化服務資訊」隱私權政策通知引發爭議》這文章中,我們討論了LINE隱私權政策的自我權利保護與可替代的通訊手段,不過要是你真的還是想繼續用LINE的話,那麼我們至少能透過LINE允許的設定更改隱私權的授權內容,消極地保護自己的資料不會被過度利用。
LINE 通訊軟體近日在不少人的手機上跳出一個新頁面,主題是「關於台端資訊的使用」的政策宣告,大致上就是為了符合近日歐盟推動的 GDPR 資料保護協議,要求使用者同意自己的資料如何可以被LINE系統商使用。
當我們經由郵購買賣(網路購物)取得商品,但對品質不滿意時,我們該怎麼辦?
以前跟友人小翔出門遊玩或是環島旅行,車上除了會塞滿衣物、盥洗用具、玩具和啤酒等必需品外,一定會帶著大量的科技產品,搞得車上滿滿的線材。印象中最誇張的一次甚至在車上載了數百萬的電子器材在路上趴趴走。
筆者是在 2010 年左& …
目前一些採取先進資安設計的網站,除了最基本的「強密碼(Strong Password)」安全需求外,有些還會提供「兩階段驗證(或稱兩步驟驗證、雙重認證,2 Step Verification、Two-factor authentication等)」的強化型資安防護服務,讓使用者在網路上通行的安全性大為增加。
有兩名來自花蓮的大男生,也就二十出頭歲,準備從泰國旅行前往紐西蘭時,被海關查獲行李中夾帶了十二公斤的安非他命,當場人贓俱獲…
前陣子在山界發生一件受到熱議的案子,也就是張博崴攀登南投的白姑大山,後來發生山難,張博崴的媽媽替他爭取到國賠這件事。